位于番禺區(qū)獅子河畔!吧彿逵^!2002年被廣州市政府列為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蓮花山歷史文化積淀非常深厚,它是一位歷史老人,是番禺2200多年歷史的見證者。番禺區(qū)內(nèi)的歷史文化遺跡很多,其中蓮花山上的古跡最為集中和具有代表性。它擁有國內(nèi)罕見的、具有2000多年歷史和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采石場遺址,有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的“省會華表”蓮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間建造的蓮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觀音立像。到嶺南來旅游,千萬不要錯過到蓮花山觀光的機會。
關于蓮花山名稱的由來,這里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據(jù)說,很久很久以前,南海有一條孽龍,在珠江口興風作浪,時常淹沒田地,顛覆舟船,沿岸居民飽受其害。適逢南海觀音云游此地,眼見孽龍為禍,生靈涂炭,便大發(fā)慈悲,于是將其乘坐的蓮花擲向水中,鎮(zhèn)住孽龍。這朵蓮花則化為巨石,永鎮(zhèn)山中,成了今日蓮花山南天門邊的蓮花石,蓮花山由此得名。是廣東省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內(nèi)僅見的"人工丹霞"奇跡。它與湖北大冶古銅礦遺址并稱為我國兩大古礦場,2001年被國務院評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蓮花山上還有始建于明朝萬歷(1612年)年間的蓮花塔和始建于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間的蓮花城等古跡,均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蓮花山由48座紅色砂巖低山組成,屬丹霞地貌的地理構(gòu)造。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蓮花山這座由觀音菩薩的蓮臺化成的小山,確實不同凡響。它的奇、特、異。秀、靈吸引著四面八方慕名而來的人群。蓮花山的紅砂巖石質(zhì)優(yōu),密度高、砂質(zhì)細,古人用它來作為磨刀石,所以蓮花山又叫“石礪岡”。這些紅砂巖也是做墻基的好材料。據(jù)專家鑒定,建于2100多年前的南越王墓,墓穴所砌的12種石料中,有8種采自蓮花山。當年在這里開采的石塊是從水路運到廣州象崗山的。蓮花山位于獅子洋之濱,當年,石塊就是用船只沿珠江運到廣州城。從西漢時期起,歷代先民在這里開采石料,因此,在山的東部地區(qū)形成了逶迤數(shù)里的石林與巖洞,遺留下無數(shù)雄偉壯觀的紅色砂巖懸崖、險峰和石柱,形成了國內(nèi)罕有的“人工無意奪天工”的蓮花山石景區(qū)。這里石壁陡峭,如斧砍刀削,石壁上釬痕累累,鑿跡斑斑在目。置身于古石場里,
猶如走進了歷史,耳畔不時仿佛響起鑿石的叮當聲,先民們艱辛而冒險的懸空作業(yè)的景象又浮現(xiàn)在眼前。游蓮花山古采石場,游人不可不看燕子巖、飛鷹崖、觀音巖、獅子石這幾個景點。因為它們是千姿百態(tài)的蓮花山石景中的典型代表。
燕子巖是古采石場的精華所在。區(qū)內(nèi)峭壁嵯峨,巨石橫空,或形成一線鳥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
工,半如天成,雄偉壯觀,氣勢巍然。從崖下向上仰望,只見四面崖壁連環(huán)對峙,奇峰突屹,廣闊的天空被縮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搖搖欲墜,令人驚心動魂,神搖目眩。在燕子巖景區(qū),細聽巖上滴水聲,看著盤旋飛舞的燕子,靜中有動,如詩如畫。巖石上的攀藤植物,有如一堵綠色的墻壁,每當春夏之交,花開朵朵,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水彩畫。這里風景秀麗,山水相襯,成為許多電影、電視導演們首選的外景拍攝地。
這些奇形怪狀的巨巖,有些像刀削似的,斷面十分平整;有些石壁深陷,像個巨大的神龕;還有些屹立水中,直指藍天,仿如擎天巨柱。這些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先人斧鑿刀劈而成。古代石匠們使用的工具十分簡陋、粗笨,但他們卻非常聰明,而且經(jīng)驗豐富,他們根據(jù)石頭的紋理走向,在巖石上打三個石眼,順次輪流敲鑿,石塊就會沿紋理轟然斷開。千百年過去了,至今石壁上的紋理仍清晰可辨,風化程度極低,可見這山上的紅砂巖石何等堅硬。
穿過美瑩洞天,來到百福廊。站在廊中放眼望去,一堵石壁迎面而立,上刻有100個福字,排列整齊,每個福字的字體各不相同。在此拍照留念定會令你與百福同在。
觀音巖原是一處采石遺留下來的石室,在蓮花山,像觀音巖這樣的石室有許多。觀音巖原是尼姑庵,供奉觀音菩薩,堂內(nèi)仰望,依稀可見石頭壁上有“雍正七年”字樣,但目前尚未找到有關這四字的來由。
獅子石,位于蓮花山的東麓。一石酷似雄獅,盤踞山崖,面向東方,狀似向著珠江口吼叫,所以蓮花山也被稱“獅子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稱為獅子洋。據(jù)考古學家分析,蓮花山原只是海面上的一個小島,千萬年過去,滄海桑田,海水退去,陸地抬升,蓮花山成為陸地的丘陵,海底也變成了陸地。獅子石原來是小島邊上的一座巖石,千萬年來受海浪和海風的不斷拍擊、侵蝕、風化而成今天的形狀。它像蓮花山的忠實守護者,日夜守護著蓮花山。它也是蓮花山滄海桑田變化的最佳見證。
穿過深邃的飛鷹隧道,來到飛鷹崖。飛鷹崖景觀與燕子巖一上一下,正好相反,在崖上憑欄遠眺,只見阡陌縱橫,良田萬頃,浩渺珠江,婉蜒東流,南國風光,盡收眼底;厥赘┮,但見一支支直指云天的石柱、石筍,巍然而出的石屏風歷歷在目。這些景觀的形成是2000多年來,歷代先民延續(xù)不斷地劈山取石,一鑿一釬地“雕琢”而成。真是“人工無意勝天工”,當年誰也不會想到會出現(xiàn)這樣巧奪天工的奇景。
蓮花塔矗立在蓮花山主峰,始建于明朝萬歷四十年(1612年),已有近400年的歷史,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蓮花塔外9層,內(nèi)11層,外呈八角形,磚木結(jié)構(gòu),設有螺旋樓梯,可直達塔頂。在塔的各層有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門洞。塔高50米,是蓮花山上的最高點。自古以來,從伶汀洋進珠江的船只,均以蓮花塔為進入廣州的航標,故有“省會華表”美譽。
蓮花塔曾歷盡滄桑,在1938年廣州淪陷時,曾受日軍炮火轟擊。塔身彈痕累累,千瘡百孔。1981年和1997年,在港澳同胞資助下,對蓮花塔進行了重修。登上蓮花塔,遠望東面的獅子洋,煙波浩渺。昔日海上絲綢之路起點航線上那種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渡的繁忙景象仿佛重現(xiàn)在你眼前。
在蓮花山東北角,有一座城堡,這是廣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蓮花城”。城堡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面積達萬余平方米,城作不規(guī)則橢圓形,城墻內(nèi)外都是用石塊和磚塊砌成,有10多米高。城堡地勢險要,居高臨下,遠控虎門,近制獅子洋,故有“府城捍山”之說。自康熙年始,這里一直是兵防營地,1841年1月26日英軍強占香港,27日義律在此脅迫琦善承認,琦善不敢允諾。一年零七個月后,清政府與英軍簽訂《南京條約》,香港正式被割讓。
蓮花城高聳的城墻和墻上的雉堞仍保持著原貌。登上城墻,可以望到北面的廣州黃埔港,向東可以望到東莞市。城內(nèi)樹木森森,軍帳座座,分八旗軍展覽廳、蓮花城原貌展覽廳、議事廳、將軍帳、夫妻帳、娛樂帳等,向游客詳細展示了有關清皇朝八旗軍的編制。還有裝扮成紅翎戎裝的清代將士列隊大門外,讓游人遙想當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在此駐軍設防時,鐵炮昂首、鋼槍映日、旌旗獵獵的壯麗而威武的情景。
從蓮花塔下步入觀音圣境,筆直寬廣的朝境大道一直延伸到一個青石鋪砌的廣場,一座寶相莊嚴、慈顏
善目、金光耀眼的望海觀音寶像屹立在廣場中央。舉目瞻仰,湛藍的天空中一朵朵白云飄浮天際,襯托著觀音菩薩好像騰云駕霧,彩霞披身。觀音像高40.88米,用120噸青銅鑄成,外貼純金180兩,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觀音銅立像。觀音寶像面向東南,遙望浩瀚的獅子洋,“望海觀音”因而得名。
觀音造型美觀,神態(tài)莊重慈祥,甚得善男信女和游客的尊崇。每逢觀音誕辰或農(nóng)歷初一、十五以及重大節(jié)日的晚上,在射燈的照射下,望海觀音會放出萬道金光,照耀方圓數(shù)里,形成霞披獅海,光澤南天的祥瑞氣氛。望海觀音由何厚鏵自倡,何賢社會福利基金會和各方人士襄助,于1994年10月23日建成開光。每年農(nóng)歷正月廿六以及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海內(nèi)外朋友都蜂擁而來,摩肩接踵,盛況空前。
位于觀音室像旁邊的觀音閣雄偉莊重,氣勢恢宏,古色古香,建于1997年10月20日(農(nóng)歷九月十九觀音誕)。觀音閣是一件建筑藝術(shù)精品,用料精良,手工精細,閣中所有木雕,包括門窗、斗拱、神龕、供案等都是用名貴的紅木制成:地磚是專門研制的仿古階磚,墻壁全部用水磨的青磚舊料,閣內(nèi)裝飾3362個精細描繪的天花藻井。觀音閣建筑面積3872平方米,殿堂宏大,收藏和供奉的各種造型的玉雕、木雕、銅鑄、彩瓷觀音圣像共1000尊,是名副其實的“千佛閣”。大殿首層正中的千手千眼觀音,由香樟木雕刻而成,像高12米,盤腳而坐,容貌安詳。千年千眼寓意廣大圓滿而無所障礙地普度眾生。一般廟宇的千手觀音只有42條手臂,而本閣的這座觀音,是實實在在的千手千眼,有興趣的游客不妨親自數(shù)一數(shù)。首層兩邊山墻的神臺上,分別供奉有18尊形態(tài)各異的木雕觀音化身像,是以中國佛教“三十六觀音”的形象為基礎,吸取歷代觀音造型藝術(shù)的精華雕刻而成的,它們以端莊、俏麗、慈祥形態(tài)示人,大大縮短了人與神之間的距離。觀音閣第二樓兩側(cè)供奉青銅鑄造的觀音立像,像高1.7米,共18尊。其中有十三變相觀音和送子觀音。想早生貴子的旅客不妨撫摸一下送子觀音,它是本間內(nèi)惟一可供游落撫摸的佛像。觀音閣第三樓,正中是漢白玉觀音佛像,高2.5米,是觀音閣的鎮(zhèn)閣之寶。兩側(cè)排列著形態(tài)各異,神圣而親切的18尊彩瓷觀音立像。觀音閣各層均有外廊,是最好的觀景臺,憑欄眺望,珠江口風光盡覽無遺,風吹送爽,煩囂盡散。觀音閣前方是一個大花園,一座高三層的朝圣亭與觀音閣相互呼應。園內(nèi)放生池中有一只6米長的大石龜,大石龜背上和旁邊還有5只活潑可愛的小石龜,分別代表“!、“祿”、“壽”、“全”、大龜是“大壽”之意。據(jù)說,如果你用硬幣擲中龜頭,則會交上好運。池的東西兩面草坪上分別有用花卉砌成的巨型“佛”字和“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花園整體環(huán)境與望海觀音、觀音閣融為一體,充滿濃郁的佛教氣氛。
蓮花山有兩個主要與花有關的節(jié)慶活動,那就是著名的蓮花節(jié)和桃花節(jié)。蓮花山旅游區(qū)每年6~8月在觀音圣境內(nèi)都舉辦規(guī)模盛大的蓮花節(jié)。那時候,4000多缸、100多個品種的蓮花把整個觀音圣境裝點得更加華美、超凡、圣潔。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卓然自立,是佛教的圣花。在展出的眾多品種中,不乏從全國各地精選出來的極品,是難得一見的蓮花盛會。每逢春節(jié),蓮花山觀音圣境與蓮花塔下桃花源里的千樹桃花便迎春怒放,姹紫嫣紅,美不勝收。此時正是蓮花山上一年一度的桃花節(jié)。大小桃花,貌似嬌滴,卻能傲風披霜,帶給人無限春意。
旅游指南
蓮花山旅途中盡量少帶現(xiàn)金,不要將錢放在行李中,要貼身保管。最好到正規(guī)商店購物,買了東西要發(fā)票證明。
重要證件身份證、信用卡、機船車票要隨身攜帶、妥善保管。出發(fā)蓮花山前最好各復印一件放在手提包中,原件放在貼身的內(nèi)衣口袋中。遇到有人查證件時也不要輕易答應,應報告領隊處理。如領隊不在場,可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或工作證件,否則應予拒絕。若對方是警察,也應記下其證件號、胸牌號和車號。
在蓮花山旅游過程中,游客應當保存好一切可能用得著的證明材料,如旅游合同、旅游發(fā)票、景點門票、醫(yī)療單據(jù)等,不要僅憑口頭承諾。必要時,消費者可將與旅行社進行商談交涉的過程以錄音的形式記錄下來,以備用。遇到侵權(quán)更要及時向旅行社、消費者協(xié)會、旅游質(zhì)量質(zhì)監(jiān)所等機構(gòu)反映。
女性獨自蓮花山旅游
對現(xiàn)代女性而言,獨自旅行早已不是難事。但是如果未曾考量旅游安全問題,那就可能會在旅游時遇騙遭劫,輕則傷財,重則危及人身安全。女性旅游時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呢?
1、女性蓮花山旅行,少許化妝不但令你的旅程增添姿采,拍照留念的效果也特好,可以留下更美好的回憶。出外旅游最好以化淡妝為主。帶一條或多條圍巾,可以配衣服,令你“形象百變”,而且又輕又不占空間,可用來當頭巾面紗;還可以包扎行李,一物多用。穿著簡單自然,出外旅游可不是選美,切忌打扮花枝招展。
2、已成家的女性在外旅游宜戴一只戒指,向陌生男子表示你已經(jīng)結(jié)婚。此外,切勿飲用陌生人提供的飲料,或應承陌生人的邀約(即使對方都是女孩子)。
3、蓮花山旅游留宿時,一定告知家人旅館名稱、電話、預定留宿時間。如果是團隊游,要記下隊友的房間電話。
二,圍洲島
簡介
潿洲島[1]是一座位于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海市南方北部灣海域的海島,是中國最大、地質(zhì)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該島位于北部灣中部,北臨廣西北海市,東望雷州半島,東南與斜陽島毗鄰,南與海南島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潿洲島由北海市海城區(qū)管轄,設潿州鎮(zhèn)。
潿洲島南北方向的長度為6.5千米,東西方向?qū)?千米,總面積24.74平方千米,島的最高海拔79米。潿洲島上居住著2000多戶人家,1.6萬多人口,其中75%以上是客家人。潿洲島上面單獨設立潿洲鎮(zhèn),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海市海城區(qū)。島上有名的建筑有三婆廟、圣母廟和天主堂等。
景觀特點
潿洲島位于廣西北海市正南面21海里的海面上,距北海市區(qū)36海里,是中國最年輕的火山島,也是廣西最大的海島。從高空鳥瞰,潿洲島象一枚弓型翡翠浮在大海中。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23℃,雨量1863毫米,是廣西最多雨的地方之一;活動積溫8,265℃,是廣西熱量最豐富的地方。四周煙波浩淼,島上植被茂密,風光秀美,尤以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火山熔巖及絢麗多姿的活珊瑚為最,素有南海“蓬萊島”之稱。潿洲島與火山噴發(fā)堆積和珊瑚沉積融為一體,使島南部的高峻險奇與北部的開闊平緩形成鮮明對比,其沿海海水碧藍見底,海底活珊瑚、名貴海產(chǎn)瑰麗神奇,種類繁多。堪稱人間天堂、蓬萊寶島!
潿洲島地勢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灣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圓椅形,東、北、西三面環(huán)山,東拱手與西拱手環(huán)抱成娥眉月狀,像世大無比的螃蟹橫臥海中。碼頭背靠高10~30米的懸崖峭壁,崖頂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進進出出,人來貨往;飛鳥水禽,時隱時現(xiàn);浪涌波興,空闊無邊;水天一色;氣象恢弘。位于潿洲島西南端,是潿洲最富特色的游覽區(qū),其火山口景觀、海蝕景觀、熱帶植物景觀、生物和天象景觀獨特,并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主要景點有絕壁攬勝、龍宮探奇、平臺聽濤、百獸鬧海等。
在港口東拱手與西拱手下,有幾處景點:有個山洞傳說是反清武士的駐地,叫“賊佬洞”;有個狀
似臥龜?shù)氖ǎ小昂}斄保灰粋形像仔豬的小島,叫“豬仔嶺”;一個酷似一張長著寬額、高鼻、翹下腭的人臉的巖石,叫“洋人頭像”。 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蝕下,潿洲島海岸基巖出現(xiàn)海蝕洞、海蝕溝、海蝕龕、海蝕崖、海蝕柱、海蝕臺、海蝕窗、海蝕蘑菇等奇妙地貌。
從整體山巖上分離出的巨型石塊,在海水旋流沖刷剝蝕下,形成頭大腰細的海蝕蘑菇。島上西港碼頭有高3米、寬6米的巨型海蝕蘑菇。當幾個海蝕洞受侵蝕而連成一體時,就成為凹進陸地的槽形穴,它被稱為“海蝕龕”。潿洲島風光壯美,比較著名的景點有“滴水丹屏”,“龜豕拱碧”,“芝麻灘”,“法國傳教士人頭像”,“火山彈薈萃”及三婆廟,圣丹廟,天主教堂和湯顯祖觀海處等。
中國最美
2005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fā)布。此次活動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全國34家媒體協(xié)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歷時8個月,共評出“專家學會組”、“媒體大從組”與“網(wǎng)絡 手機人氣組”三類獎項!懊襟w組”與“人氣組”分別以媒體投票及網(wǎng)友、手機用戶投票的方式各產(chǎn)生12個獲獎地方。而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濃墨重彩推出的“專家學會組”獎項則別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島、海岸、瀑布、冰川、峽谷、城區(qū)、鄉(xiāng)村古鎮(zhèn)、旅游洞穴、沼澤濕地等15個類型。 評選出的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潿洲島位列其中。
質(zhì)量等級
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正在申請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主要景點
豬仔嶺
豬仔嶺位于潿洲島月牙形海灣的中心部位,
與島相離100米,有亂石堆成的小路通往其上,在漲潮時,這條路會被海水淹沒。這座聳翠的小島酷肖一頭匍匐著的肥豬,小小的雙眼、短短的耳朵、高高的前額,身軀豐盈,剽悍粗獷,惟妙惟肖,叫豬仔嶺。
天主教堂
潿洲島天主教堂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哥特式建筑,整個建筑群由教堂、男女
修道院、醫(yī)院、神父樓、育嬰室等組成。當時還沒有鋼筋水泥,建筑材料全取自島上的珊瑚、巖石、石灰拌海石花及竹木建造。一百多年來,潿洲島天主教堂雖經(jīng)歷了多少風雨的沖刷,仍保存完好。
法國哥特式的天主教堂頗具特色,它高13.5米,長56米、寬17米,全用巖石、珊瑚粒及竹木瓦建造,建筑面積為1500平方米,教堂內(nèi)可容納教徒1500人。潿洲島天主教堂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間(公元1861──1880年)歷經(jīng)20年才建成。據(jù)說此教堂為當時全國四大教堂之一。潿洲天主教堂由鐘樓、修道院學堂、醫(yī)院、育嬰堂所組成。由于“文革”的掃“四舊”,除教堂和鐘樓外,其余都已蕩然無存了。迄今仍可供教徒們在教堂內(nèi)彌撒祈禱和供后人觀瞻。現(xiàn)有信徒2000多人,每逢星期日,便有信稈到此做禮拜,熱鬧非凡。
地質(zhì)公園
火山口意即火山噴發(fā)時的口子,在潿洲島的西南邊,在“鱷魚”山腳下,
因壯觀的火山熔巖而出名,是潿洲島上最主要的景區(qū),2010年1月13日,順利通過了國家旅游局專家評審組審核評定,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這里的火山巖石千姿百態(tài),各種形狀都有,奇妙極了,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妙筆生花。
火山口確實很美,巖層一層一層的,像關于火山噴發(fā)的科普書一樣,在說著潿洲島久遠的故事。
有風的時候,一浪涌著一浪,撲到岸邊的巖石上騰起高高的白花,發(fā)出“轟轟”的響聲。藍天、白云、巖石、巨浪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滴水丹屏
滴水丹屏在潿洲島滴水村南岸邊,原名滴水巖。絕壁上部綠樹成蔭,
壁上層間裂隙常有水溢出,一點點往下滴,如朱簾垂掛。由于海蝕作用,巖石的外表形態(tài)猶如一有眼、有鼻、有嘴、有發(fā)的巨型側(cè)面“人頭像”(現(xiàn)已倒塌),景致優(yōu)美。
滴水丹屏的海灘非常不錯,靠近水邊的沙子很細膩,中間鋪滿了碎珊瑚,再往岸邊就是松樹林。在這里游泳的人很多,在海里隨著海浪的涌動時而跳躍,時而漂浮。
滴水丹屏是賞日落的最佳位置。在晴天的時候,每當傍晚時分,將落的太陽會綻放出一天中最后的燦爛,為我們呈獻出最絢麗的晚霞。
五彩灘
五彩灘,原名芝麻灘,是因沙灘上有許多像芝麻一樣的黑色的小石粒而出
名。退潮后的芝麻灘格外的漂亮,巨大的火山巖石一層一層的,在陽光的照射下特別的壯面。大片大片的火山熔巖裸露出來,特別的寬闊。許多地方雖然海水退了,但還是留下了大片大片的一洼一洼的水,在藍天的映射下,一洼一洼的水在視線中也變成了藍色,和裸露的巖石一起,很是迷人。遠處藍藍的天和藍藍的海水成了一色,白白的云點綴藍藍的天,讓天空更生動;海水時而很溫柔地親吻著火山巖石,時而遇到巖石便跳躍起來,飛濺成白色的美麗的浪花。
碰到好天氣,在芝麻灘遠眺,離潿洲島約9海里遠、面積約1.89平方公里的斜陽島猶如就在眼前。
石螺口海灘
石螺口海灘和其它的景點都不一樣,即有國內(nèi)其它地方海灘的那種浪漫,
又有潿洲島特有的原始與自然。石螺口海灘的沙子很漂亮且很松軟,在陽光的照射下很白,刺的人睜不開眼晴。天空與白云、海水與浪花、沙灘與茅草棚、漁船與遠處的風景、戴著斗笠織網(wǎng)的漁民與躺在太陽傘下戴著太陽鏡的游客,很自然地構(gòu)成一幅無可言說的風景。
石螺口海灘也是潿洲島上最佳的潛水基地,如果您有興趣,穿上潛水服,跟著潛水教練一起潛入深秘的海底,與美麗的珊瑚來個親秘接觸可能會讓您的潿洲之行終生難忘。
在石螺口海灘,您可以租上太陽傘和椅子,要一些冷飲,很愜意地躺在太陽傘下,一邊觀賞著美景,一邊喝著冷飲。困了就瞇上眼睡一會,睡醒了就去沙灘上踩著浪花走一會,在這里只有你才是大自然的主人,怎么玩你說了算。
海洋公園
廣西潿洲島珊瑚礁國家級海洋公園位于北海市南部海域,是全國10個獲批建設的國家級海洋公園之一,總面積2512.92公頃,其中重點保護區(qū)1278.08公頃,適度利用區(qū)1234.84公頃。潿洲島珊瑚礁主要分布于潿洲島北面、東面、西南面,是廣西沿海的惟一珊瑚礁群,也是廣西近海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探明的珊瑚分屬26個屬科、43個種類。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南海區(qū)特色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高生物多樣性、高生產(chǎn)力的特點,對維護生物多樣性、維持漁業(yè)資源、保護海岸線以及吸引觀光旅游有重要作用。
潿洲島燈塔
潿洲燈塔位于潿洲島之巔,1956年設立,原為鐵架結(jié)構(gòu),1969年改建為石塔。由于原燈塔高度不夠,導航性能較差,加之建設簡陋,與潿洲島的旅游景點很不相稱。2002年,廣東海事局撥款100多萬元重建后的潿洲燈塔,高22米,設計考究,建造工藝精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其內(nèi)設旋轉(zhuǎn)樓梯,上落方便,梯級鋪貼紅色花崗巖面層,顯得名貴高雅;塔身內(nèi)側(cè)貼白色瓷磚,外側(cè)面貼白色仿石磚,潔白如雪;燈塔采用高級鋁合金剛化玻璃水密窗,耐腐蝕、防水性好;塔的底部和懸挑室底板處巧妙地開設通風孔,使燈塔內(nèi)部長期處于通風透氣狀態(tài);塔頂安裝上海產(chǎn)銅制燈籠,燈光射程18海里;燈塔上部設計有瞭望臺,游人登塔極目遠眺,全島風光盡收眼底 。
旅游時間
潿洲島氣候宜人,資源豐富,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氣候溫暖濕潤,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清新宜人,具備世界旅游界向注的“三S海水sea、陽光sun、沙灘sand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的島嶼;故素有“大蓬萊”仙島之稱。
潿洲島旅游景區(qū)門票:90元/人,持軍人證、學生證、老人證、教師證等可優(yōu)惠到50元/人,1.2米以下小孩免費。潿洲島地質(zhì)博物館至火山口電瓶車費:20元/人(往返)。
特產(chǎn)
島上盛產(chǎn)花生、香蕉和蠶絲,這里所產(chǎn)花生油,色澤金黃,含水少,耐儲藏,早就遠銷香港、東南亞一帶。海參、鮑魚、鱔肚是聞名國內(nèi)外的四大名產(chǎn)。墨魚、石斑魚、紅魚等也是這里特產(chǎn),此外還有海龜、海馬、海豚。
木菠蘿屬于亞熱帶水果,也是潿洲島上的特產(chǎn)之一。主要品種有干苞菠蘿、干濕苞菠蘿和濕苞(又稱油苞)菠蘿等。潿洲菠蘿蜜以肉質(zhì)芳香、清甜脆嫩而聞名,特別是干苞菠蘿,更受人們青睞。木菠蘿在島上種植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過去種植很少,只是在島上中西部村莊內(nèi)種植少許。木菠蘿樹一般生長期要4至5年才掛果,且逐年增多,一棵樹可以掛果少則有十幾二十個(約100公斤),多則有三五十至上百個(200多公斤),每年到了秋季時,果實飄香,便可收獲。上島旅客在島上每個村莊每戶庭院,都可以觀賞到大片的木菠蘿林、香蕉林美美景,品嘗芳香又清甜脆嫩的菠蘿蜜、香蕉,大飽口福。拍張美麗的木菠蘿相片,品嘗菠蘿蜜,是上島旅客選擇之一。
交通線路
在北海國際港碼頭每天 8 : 30、11:15、.16:00(不確定)有班船開往潿洲島,快船一小時左右到達,慢船2到3小時到達。票價120元/人,兒童要補票。返回時間:9:45、14:30、17:15,票可以提前一天購買,散客可以買到快船票。遇節(jié)假日會有加班船,開船時間需向船務公司咨詢。節(jié)假日船票非常緊張,需提前預訂。
北海到潿洲島交通工具
飛達號/飛魚號/飛逸號/北游系列/北部灣1/2/3號
住宿餐飲
住宿――北,F(xiàn)有各類酒店、賓館、漁家樂、招待所很多。一般的小旅社都集中在海角路,當?shù)卦S多漁民都住在這里,每床5-10元,節(jié)假日價格略有上浮。比較多的是中檔的旅社,大多集中在汽車總站附近,客運中心對面,北部灣廣場的兩側(cè)。無空調(diào)房,費用15-40元/間,空調(diào)房60-100元/間。高檔的星級賓館,在許多網(wǎng)站上都可以預定,標準間約180-200元/間。相對而言,服務設施都比較齊全,娛樂項目更多
餐飲――北海雖小,但酒樓飯店林立,粵、川、湘、魯、浙京等各大菜系、清真、西餐等一應俱全。粵菜可到北部灣東路的東方食街、廣場南面的得興食街嘗一嘗;屋仔村一處就有幾十家川菜館;長青路大自然酒家的野味甚是美味;品嘗西餐,則可到茶亭路的香格里拉酒店,順便領略一下那里的星級服務。
潛水必備
潿洲島是潛水的圣地,與美麗的三亞相比也是不遜色的,關鍵是可以潛水的地點分布是非常多的。像是石螺
口,滴水丹屏,北港、豬仔嶺、斜陽島、鱷魚嘴景區(qū)等都是潛水的最佳地方。這些海域的海水清澈,潛入海水中都會看見種類不同的各種珊瑚群的分布,可以領略枝狀、片狀、團狀、管狀各種形狀的珊瑚礁?梢泽w驗海洋世界的神秘,看看各種魚和蝦蟹、章魚、貝類在大海中的自由生活。
國際旅游
中國最大、地質(zhì)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廣西北海潿洲島,正致力構(gòu)建以循環(huán)經(jīng)濟為主導的生態(tài)型國際休閑度假海島。這個被納入國家戰(zhàn)略進行開發(fā)建設的北部灣原生態(tài)海島,正在進行一場“化繭成蝶”的蛻變。
坐落在廣西北部灣海域的潿洲島總面積24.74平方公里,擁有海蝕、海積及溶巖等特色火山景觀,以及天主教堂、圣母堂、三婆廟等多元文化于一體的豐富旅游資源。隨著2010年《北海潿洲島旅游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的獲批實施,潿洲島成為繼海南島之后,中國第二個被明確定位為發(fā)展國際高端休閑度假旅游的海島。
根據(jù)《北海潿洲島旅游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潿洲島的旅游開發(fā)將遵循生態(tài)環(huán)保第一、嚴格項目建設審批的原則,建成“一灣(南灣風情度假灣)、一島(斜陽島頂級休閑度假島)、兩翼(石螺口休閑度假區(qū)、東岸國際社區(qū))、三區(qū)(熱帶農(nóng)業(yè)休閑區(qū)、西港物流控制區(qū)、北岸高端生態(tài)旅游度假區(qū))、一海(海洋休閑運動區(qū))”的格局。
潿洲島的保護開發(fā)建設得到了中國高層、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領導人的重視及關心。中國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數(shù)次登島考察,并表示國家旅游局將全力支持潿洲島旅游區(qū)加快生態(tài)保護開發(fā)建設,支持潿洲島發(fā)展國際高端休閑度假旅游。廣西旅游局積極組織開展《北海潿洲島旅游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的編制工作,并邀請國家旅游局以及來自世界旅游組織、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代表給予“智力支持”。規(guī)劃編制組僅用8個月即完成了規(guī)劃的編制任務。
2011年8月26日,廣西在潿洲島啟動總投資逾3億元人民幣的首批10個旅游基礎設施項目。這批以生態(tài)環(huán)保設施為主的項目涵蓋景區(qū)及道路綠化、地質(zhì)遺跡保護、垃圾污水處理、游客服務中心及酒店設施等。2012年12月14日,24個涉及旅游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的項目在潿洲島開、竣工,開工項目包括污水處理廠一期、西南海岸整治修復、自然保護區(qū)濕地生態(tài)保護等15個項目,總投資約11.2億元人民幣;竣工項目總投資1.3億元,包括城鄉(xiāng)風貌改造一期、鱷魚山景區(qū)地質(zhì)遺跡保護一期、天主教堂修繕及廣場改造等9個項目。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旅游局局長陳建軍說,潿洲島旅游區(qū)用了短短一年多時間,即完成首批9個項目的建設,旅游區(qū)的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據(jù)官方統(tǒng)計,截至2012 年12月27日,潿洲島旅游區(qū)實現(xiàn)接待上島游客45.26萬人次,同比增長6.84%。
為高起點、高標準全力推進潿洲島開發(fā)建設,廣西自治區(qū)政府又成立潿洲島旅游開發(f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自治區(qū)分管副主席任組長,北海市政府、廣西旅游局、北部灣辦、發(fā)改委、財政廳、國土廳、文化廳和海洋局
等12個成員單位通力合作,全力保障潿洲島的開發(fā)建設。
有關當局正按照大型生態(tài)休閑島嶼公園的標準對潿洲島進行規(guī)劃建設,打造并完善島上各種配套服務設施及信息系統(tǒng),確保海內(nèi)外觀光客不論身在島上何處,均可感受以人為本的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作為發(fā)展高端休閑旅游的重要基礎設施,游艇俱樂部五星級酒店、西角碼頭擴建、游客集散服務中心、西角貨運碼頭等多個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環(huán)島路、回建區(qū)、供電、水務項目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正通過BT形式廣泛開展招商。
作為潿洲島各項規(guī)劃的執(zhí)行實施者,北海市潿洲島旅游區(qū)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2013年,管委會將盡快編制完成潿洲島回建區(qū)、交通、能源、道路、環(huán)保、林業(yè)、岸線等專項規(guī)劃,全面推進垃圾處理、環(huán)島路、回建區(qū)等第二批14個項目,重點開展自然資源和旅游市場治理保護工作,全力加快海島的保護開發(fā)建設,加快打造“國內(nèi)一流、國際知名的休閑度假海島”
三,星島湖
星島湖位于北海合浦縣西北部24公里處的洪潮江水庫,距離北海市區(qū)50公里,約1小時的車程。大大小小1026個島嶼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星星撒落在方圓600平方公里的綠水碧波上,星島湖因此得名。星島湖冬暖夏涼,湖面寬闊,水道幽深,峰回水轉(zhuǎn),四面青山環(huán)繞,星羅棋布的島嶼依偎相望,湖水清澈湛藍,湖光山色,綠蔭蒼翠,漫山花果,鳥語花香,百花爭妍,這里水依島,山繞水,水在林中流,山在林中長,湖、島、山共存,山、島、水媲美,湖心水下占將軍墳依稀。掩映于湖光山色“水滸城”獨具魅力,倘佯其間,讓人引發(fā)思古之幽情。
南國星島湖是集自然景觀和古典建筑于一體的綜合性省級旅游度假區(qū)。方圓600平方
公里的湖內(nèi)波光瀲漣、湖水湛藍,1026個島嶼星羅棋布、島礁交錯,如同翡翠鑲銀盤,星島湖因此而得名。如入迷津的星島湖上莽林愈靜,島下湖更幽。湖、島、山、林的組合形成了湖廣、水秀、島嶼眾多、水道幽深、山青林茂、野生動物繁多的優(yōu)美自然景色。中央電視臺《水滸傳》外景拍攝基地“水泊梁山寨”就設在此地。
而掩藏于這青山秀林中的“水滸城”,更是旅游的一大熱點!八疂G城”即為中央電視臺在星島湖拍攝《水滸傳》的外景基地,整個建筑基地約為11.7公頃,分東西兩大景區(qū)。東景區(qū)有“跑馬道”、“梁山水寨”、“忠義堂”、“斷金亭”、“梁山后寨”;西景區(qū)有“涌金門城樓”和“蘇杭水街”。漫步在好漢聚義的水泊梁山,倘佯于古色古香的蘇杭水街,沿途端詳那些栩栩如生的水滸人物塑像,令人不禁覺得仿似身處那宋朝亂世,綠林并起的年代。
景區(qū)景點
星島湖旅游區(qū)的開發(fā)建設在總體規(guī)劃上分為11個功能區(qū):名橋名亭會萃景區(qū)、湖山
勝地景區(qū)、垂釣區(qū)、水上運動區(qū)、水上迷宮區(qū)、影視城、鳳賞動物區(qū)、旅游果無區(qū)、度假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育區(qū)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基地等。
星島湖是中央電視臺拍攝基地的大型電視連續(xù)劇《水滸傳》外景拍攝基地之一,共修建4個部分:
一、梁山區(qū),該區(qū)共營造第一關、第二關、第三關、軍營、斷金亭、了望臺、聚義廳(包括忠義堂)、后寨8個景點。
三、涌金門(包括城堡、這農(nóng)民軍方臘轄)。
四、蘇杭水街(包括石橋、寶塔)。
此外,星島湖旅游區(qū)還有相思園度假村、迎賓館、餐廳、游泳場,游樂場、商店等 設施。“水滸城”已成為旅游度假區(qū)的一個重要景點,長期向國內(nèi)外游客開放。
主要景觀
水滸城:
“水滸城”是中央電視臺大型電視連續(xù)劇《水滸傳》的外景拍攝基地。整個建筑基地約為11.7公頃,分東西兩大景區(qū)。東景區(qū)有“跑馬道”、“梁山水寨”、“忠義堂”、“斷金亭”、“梁山后寨”、“五臺山文殊院”。
“梁山水寨”寨門建在水面開闊的湖中央,湖兩岸用粗大的樹樁筑成壁壘,依山建了瞭望塔和箭樓。依山而建的跑馬道曲折蜿蜒,到了“忠義堂”。廳前有一處寬闊的校場,場中央立一根高高旗桿,一面“替天行道”的杏黃大旗迎風獵獵。廳堂兩旁的木制兵器架上,排列著刀斧槍箭各式兵器。
涌金門:
星島湖
側(cè)有水門(亦稱涌金閘)。傳說西湖中“金牛涌現(xiàn)”即在此地,因而得名。涌金門歷來是杭州城里到西湖游覽的通道,為市區(qū)繁華地段。涌金門也稱小金門,宋代詩人楊萬里有詩“未說湖山佳處在,清晨涌出小金門”就是寫涌金門!端疂G傳》里的“浪里白條”張順就是殉難于“涌金門”。 蘇杭水街:
西景區(qū)蘇杭水街,包括水街、石橋、寶塔,景區(qū)所建造的所有外觀都是按書上所描寫的建筑特色而修建的,包括修建手法都是依照古人榫鉚相接,不用一顆鐵釘而就。倘佯于古色古香的蘇杭水街,沿途端詳那些栩栩如生的水滸人物塑像,就會把你帶回到幾百年前宋代人生活的地方。
農(nóng)家樂
星島湖農(nóng)家樂主要經(jīng)營有:種植區(qū),養(yǎng)殖區(qū)和綜合游樂區(qū)。 其中種植區(qū)有:四季果園和野菜園,有荔枝園、龍眼園、蟠桃園、藝果園,還
設有綠色長廊(用果樹、翠竹、藤蔓、百香果、葡萄等設置),貫穿眾多果園,直通大門服務區(qū),讓游客進入綠色的世界,花果的海洋,營造別樣的觀光游覽、休息通道。
在龍眼園邊開荒一片空地做成農(nóng)地,將農(nóng)地組織成“家庭農(nóng)場”作為城市居民假日參加農(nóng)耕活動的園地,游客可向服務區(qū)工作人員要樹苗種植,享受農(nóng)家怡然之樂,感受到親手栽種的樹苗成材的喜悅。還可以設置精小的耕作單元以供家庭租用定時勞作。
養(yǎng)殖場集中展示鄉(xiāng)村的各種家禽動物,如土雞、麻雞、山羊、豬、西洋鴨等,在魚塘內(nèi)放養(yǎng)羅非魚、草魚、河魚、倉魚等;在80畝地與魚塘之間山地養(yǎng)殖土雞或麻雞;在80畝地山頂放養(yǎng)山羊;在魚塘與荔枝園邊放養(yǎng)鴨。
綜合游樂區(qū)設有景觀亭(精巧別致,造型別具特色,游客在亭上遠眺觀賞)魚塘垂釣,野外垂釣(有兩個最佳垂釣點)燒烤場、露營區(qū)(適合搞篝火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