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俄羅斯等產油伙伴國認定全球原油市場已于4月恢復平衡,減產措施達到了消除全球過剩庫存的重大目標。
據(jù)彭博新聞社網站5月27日報道,過去三年來,國際油價深受庫存過剩的困擾。據(jù)知情人透露,歐佩克與其他產油國上周在沙特吉達召開聯(lián)合技術委員會會議,評估了相關數(shù)據(jù),認定4月發(fā)達國家石油庫存已跌至五年平均水平以下。
歐佩克及其伙伴國下月將在維也納商談減產事宜,庫存恢復平衡必將成為下一次緊張會談的焦點。沙特與俄羅斯這兩個主要產油國上周聲稱,各產油國或許可以在今年下半年增加產量。但問題在于,多位來自歐佩克內外的官員均表示反對這項提議,認為各方很難達成一致意見。
報道稱,據(jù)三名知情人透露,聯(lián)合技術委員會認定發(fā)達國家的石油庫存已降至比五年平均值低2000萬桶的水平,與2017年初相比總共減少了約3.6億桶。由于會議內容并不公開,三位知情人均不愿透露姓名。據(jù)介紹,庫存下降一是因為產油國更加嚴格地執(zhí)行了減產要求,二是因為夏季對原油和精煉油的需求有所增加。
俄羅斯和沙特提議增加產量,以彌補其他產油國的產量缺口,尤其考慮到委內瑞拉產量持續(xù)銳減,而伊朗可能因為美國恢復制裁而減產。提高產量限額將無法令委內瑞拉、伊朗這樣的產油國受益,假如油價延續(xù)25日的跌勢則會加重這些國家的損失。
據(jù)報道,歐佩克與其他產油伙伴國將在6月底的會議上討論如何衡量減產的效果。到目前為止,各產油國主要參考經合組織成員國庫存量的五年移動平均值。
在上周的吉達會議上,聯(lián)合技術委員會考察了其他評估石油庫存的方法。據(jù)透露,一種建議是拉長移動平均值的參考區(qū)間,選取2004年到2014年的十年移動平均值;另一種建議是采用五年平均值,但剔除2015年到2016年的數(shù)據(jù),因為那兩年的庫存異常龐大。
報道稱,國際能源署5月16日曾表示,歐佩克及其伙伴國最終成功解決了產能過剩問題,庫存量自2014年以來首次跌至五年平均值以下。不過,沙特與俄羅斯都認為參考五年平均值的方法存在缺陷。多年過量供應意味著五年平均值本身就高于正常水平,而歐佩克以外產油區(qū)的數(shù)據(jù)比較零碎,增加了精確評估全球市場的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