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huán)球時報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8月3日文章,原題:中國奇跡的秘訣:中國是唯一正成功擺脫新冠危機的國家2020年上半年統(tǒng)計數據凸顯中國已克服疫情影響,經濟穩(wěn)步復蘇。取得這樣的成果絕非偶然,這是由于中國經濟的可控性以及為制止危機和刺激增長采取的正確措施。中國采取一系列宏觀和微觀有效措施,同時,沒像一些西方國家那樣大把撒錢。
這場危機還推動中國新領域發(fā)展,出現新的管理方式和商業(yè)模式,比如在家辦公、在線學習等。疫情加速了中國數字經濟發(fā)展,這增強了中國經濟各個領域的潛力。今年上半年,中國的高技術制造業(yè)增加值增長4.5%,電子商務服務業(yè)投資額增長30%。同時,中國沒放棄今年的脫貧目標。在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蔓延、全球經貿持續(xù)下降的背景下,中國取得這樣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令人羨慕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均養(yǎng)老金和離退休金增長9.3%,人均社會救濟和補助收入增長13.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今年中國或是唯一經濟呈正增長的大型經濟體。
在以前平穩(wěn)時期,中國GDP增長率曾達10%,如今,中國表現出快速有效克服危機的能力,那“中國奇跡”的秘訣是什么?中國經濟從負增長到正增長的轉變,并非偶然。這是有效措施與系統(tǒng)優(yōu)勢相結合的結果。這證明,中國擁有掌控經濟的有效杠桿,能(從容)應對風險并實現既定目標。中國的管理模式,已被證明能快速應對挑戰(zhàn)。
一些經濟學家已開始思考中國采用的市場經濟與計劃管理相結合的優(yōu)勢。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是,具有市場經濟所有特征,同時又沒放棄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中國在此次危機中表現出極大活力。(作者米哈伊爾·莫羅佐夫,柳玉鵬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