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xì)數(shù):毛澤東習(xí)近平等60位歷代屬蛇名人 |
今年2013年是農(nóng)歷癸巳年,在十二生肖里屬于蛇年。蛇,一種非常奇異的動物,中國民間稱為小龍,在十二生肖屬相也是十二地支里是巳,排位第六,在龍之后、馬之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辛猴-酉雞-戌狗-亥豬)。 盡管今天蛇類老是被人們看做恐怖、丑惡的象征,不過在古代,蛇曾經(jīng)是美好的象征(從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的“白蛇傳”亦可知),是受人們崇拜的形象,因為它是華夏民族最早的圖騰,一種原始宗教神,后被稱為始祖神。在古老的神話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女媧氏兄妹都是人面蛇身,此二神交合便產(chǎn)生了人。在后世出土的墓室繪畫中,就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和女媧交合在一起的畫圖。當(dāng)然,在民間傳說中女媧氏用黃泥創(chuàng)造了人,可見在老百姓的意識中女媧正是我們中國人最早的母親。 而龍則是華夏先民創(chuàng)造的神物,是華夏民族最終的圖騰。但龍是由蛇而來,龍的主體(龍頸、龍身)是蛇的形象,先有蛇、再有龍。然龍大蛇小,故人們常稱蛇為“小龍”(毛澤東就是由“小龍”變大龍,即他出生于蛇年,去世于龍年)。蛇是一種令人害怕的奇特的動物,十二屬相中之所以有蛇,大概與圖騰崇拜有關(guān),是原始宗教使得蛇在十二生肖中占了冷血動物唯一的一席。 就像蛇是一種極為奇異的動物一樣,屬蛇的人亦是一種極為奇異、神秘的人,頑強(qiáng)堅硬、持之以恒,臨危不懼、忍辱負(fù)重,深沉多心、警惕機(jī)敏,明察秋毫、睿智冷靜,情感蘊含、外冰內(nèi)熱,潔凈優(yōu)雅、謹(jǐn)慎扎實,勤思好學(xué)、處心積慮,生命力旺盛,形象獨特,富有個性魅力。屬蛇的人在我們社會群體里相對數(shù)量甚少,卻每有一個大都個性特別、成就非凡、表現(xiàn)出色,在各自的領(lǐng)域里卓越出眾,而且尤其容易出政治家、革命家,或者文學(xué)家、藝術(shù)家。(有時我覺得自己身上也有一些屬蛇的人的性情,呵呵。) 雖然屬蛇的人數(shù)量相對很少,但是中國浩浩史冊、茫茫人海,還是可以找出不少屬蛇的著名人物來,現(xiàn)將主要40位例舉如下(括號內(nèi)為其誕生年份): 1/先秦楚國大夫、偉大愛國主義詩人、“中國文學(xué)之父”屈原(公元前340年); 2/先秦大學(xué)者、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子(公元前280年); 3/西漢王朝的建立者、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 4/劉邦的死對頭、“西楚霸王”項羽(公元前232年); 5/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神醫(yī)華佗(公元141年或145年); 6/東晉大書法家、號稱“書圣”的王羲之(公元321年或303年); 7/南北朝時期大數(shù)學(xué)家祖沖之(公元429年); 8/南北朝時期文藝?yán)碚摷摇ⅰ段男牡颀垺纷髡邉③模ü?65年); 9/唐朝初年著名將領(lǐng)、大臣尉遲恭(公元585年); 10/北宋大思想家、宋明理學(xué)創(chuàng)始人、《愛蓮說》作者周敦頤(公元1017年); 11/北宋文學(xué)家、“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晁補(bǔ)之(公元1053年); 12/北宋詩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人物陳師道(公元1053年); 13/北宋理學(xué)家、“程門立雪”典故楊時(公元1053年); 14/北宋理學(xué)家、書法家游。ü1053年); 15/南宋禪宗大師、臨濟(jì)楊岐派第五代傳人大慧宗杲(公元1089年); 16/南宋孝宗時期宰相陳俊卿(公元1113年); 17/南宋愛國主義詩人、中國詩歌產(chǎn)量第一人陸游(公元1125年); 18/元初中國北方理學(xué)家、教育家、天文學(xué)家許衡(公元1209年); 19/明朝初年大戲劇家、《琵琶記》作者高則誠(公元1305年); 20/遼金時期畫家、《赤壁圖》作者的武元直(公元1317年); 21/明初文史學(xué)家、《南村輟耕錄》與《說郛》作者陶宗儀(公元1329年); 22/明朝弘治年間宰相謝遷(公元1449年); 23/明朝畫家仇英(即仇十洲)(公元1509年); 24/明朝文學(xué)家、書畫家徐渭(即徐文長)(公元1521年); 25/《了凡四訓(xùn)》作者袁了凡(公元1533年); 26/明朝隆慶年間宰相陳于陛(公元1545年); 27/明朝天啟年間宰相朱國禎(公元1557年); 28/明末大臣,鎮(zhèn)壓李自成有功,后叛變清朝,任宰相的洪承疇(公元1593年); 29/明末清初史學(xué)家、《國榷》作者談遷(公元1593年); 30/明末官員、書畫大師倪元璐(公元1593年); 31/千古一帝、中國在位最久的皇帝清朝康熙(公元1653年或1654年); 32/清朝作家、《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公元1701年); 33/清末要臣、民族英雄林則徐(公元1785年); 34/清末要臣、洋務(wù)運動首領(lǐng)和碩恭親王奕欣(公元1833年); 35/近代學(xué)者和翻譯家、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xué)獎提名者辜鴻銘(公元1957年); 36/民國奇人,企業(yè)家、革命家、教育家、名醫(yī)、立法議員、愛國華僑林文慶(公元1869年); 37/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驅(qū)者、國學(xué)大師章太炎先生(公元1869年); 38/大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公元1881年); 39/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lǐng)袖毛澤東主席(公元1893年); 40/孫中山先生的遺孀、有“國母”之稱的宋慶齡女士(公元1893年); 41/抗日愛國將領(lǐng)、民族英雄、陸軍上將楊虎城先生(公元1893年); 42/國民黨桂系二號人物、曾任國防部部長白崇禧(公元1893年); 43/中國武術(shù)家,清末民初“三大俠客”之一,全球最年長男性、中國最長壽者呂紫劍(公元1893年); 44/大音樂家、《黃河大合唱》作者冼星海(公元1905年); 45/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云(公元1905年); 46/革命先烈、毛澤東的弟弟毛澤覃(公元1905年); 47/已故臺灣首富、臺塑集團(tuán)創(chuàng)始人與老總王永慶(公元1917年); 48/已故臺灣知名企業(yè)家、首任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辜振甫(公元1917年); 49/美籍華人建筑大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貝聿銘(公元1917年); 50/舍身炸碉堡的著名戰(zhàn)斗英雄董存瑞(公元1929年); 51/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公元1941年); 52/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公元1941年); 53/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xí)近平同志(公元1953年); 54/已故臺灣歌唱家、無與倫比的“一代歌后”鄧麗君(公元1953年); 55/已故臺灣歌唱家、人陳“帽子歌后”的鳳飛飛(公元1953年); 56/美國華裔女性、第24任勞工部部長趙小蘭(公元1953年); 57/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公元1965年); 58/著名女演員、87版《紅樓夢》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公元1965年); 59/著名女演員、87版《紅樓夢》薛寶釵扮演者張莉(公元1965年); 60/著名女演員鞏俐(公元1965年)。(文/李子遲) |
|